逗陣來看鴿笭賽 體驗農村聚落文化特色
【今日大話新聞/台南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103年獲列為臺南市定民俗的「新營鹽水學甲放粉鳥(紅腳)笭」,是農閒時期盛行於新營、鹽水和學甲的傳統民俗活動。為推廣傳承、維繫農村傳統凝聚力,文化局今年再度整合三區公所、臺南市鴿笭傳統文化推展協會、臺南市鴿笭文化協會與鴿笭會共同舉辦「2016臺南市鴿笭文化季」活動,邀請市民朋友一同來認識體驗這項具有農村聚落文化特色的民俗活動。
▲ 臺南市定民俗的「放粉鳥(紅腳)笭」,是農閒時期盛行於新營、鹽水和學甲的傳統民俗活動。(圖片來源/網路)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表示,不同於許多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民俗活動,「放鴿笭」最特別的地方,是這項比賽兼具「趣味」、「聯誼」及「保育」三重性質。為了呈現鴿笭文化內涵,今年文化局配合鴿笭季,為讓家鄉學童認識百年歷史在地傳統民俗文化活動,規劃包括鴿笭文化季校園巡展,分別為4月6日至8日已到學甲區宅港國小、4月20日至5月3日於學甲區頂洲國小、5月4日至13日在鹽水區文昌國小、5月16日至27日在鹽水區竹埔國小,透過圖文介紹,學童可藉此瞭解活動由來、鴿笭種類、鴿笭製作、鴿子的飼養與訓練、各個庄頭施放鴿笭的方法與賽制、鴿笭部落分布圖等完整呈現鴿笭文化季風貌,向下紮根保存並推廣本市傳統民俗,達到永續傳承之目的。
「放鴿笭」在新營、鹽水一帶稱為「放粉鳥仔笭」,學甲等濱海地區則稱為「放紅腳笭」,每年農曆2至4月在這三區庄頭的天空,頻頻可以看到背著木笭的鴿子往返穿梭,「嗡嗡」的鴿笭鳴笛聲在鄉間的天空作響著,表示年度庄頭之間的對抗賽已經熱鬧登場,可說是溪北地區春天農閒期間的大代誌。鴿笭施放時,各村落視天氣狀況比賽,遇雨則延期;所謂「私笭淘汰賽、公笭拼輸贏」,私笭是預賽、溜鳥、訓練體力,先行淘汰不適任鴿子,經過私笭預賽熱身後,始進入公笭對抗賽決賽。今年的公笭賽,則將於本週六(9日)進入最高潮。
因鴿笭施放時,各村落視天氣狀況比賽,遇雨則延期因素,現場觀看精采賽事的體驗絕對是認識鴿笭文化的首選。有鑑於此,文化局今年安排公笭賽事回歸地方,於每週五確認公笭賽對抗部落,將訊息刊載於文化局網站及「藝遊臺南」臉書粉絲專頁,本週4月9、10日賽程已經出爐,包括新營區舊廍與五興、角帶與太南B,2組4個鴿笭會,10日當天鹽水區後寮東庄、西庄部落進行對抗賽。
營區公所今年配合臺南市鴿笭文化季,另規劃辦有「臺南市新營區西部采風之旅」,其中行程安排新營區6鴿笭部落觀摩,分別為4/9舊廍社區(慈惠堂後方附近)、角帶社區(角帶里34號附近)、4/10五間厝(五興里31-26號附近)、太南社區(太子國中旁)、4/16-17太北、太南A(農田水利會新營工作站附近),活動採自助式,有興趣瞭解老新營故事及鴿笭可隨行程自行參加,可連結新營區公所網站查詢。
《今日大話新聞》推出《今日話新聞》,歡迎讀者投稿,對時勢新聞提出看法。
來稿請寄~ timesbignews@gmail.com ~
文長以500字~1200字為度,一經錄用,將發布在今日大話新聞《今日話新聞》專欄區,媒體公評恕不付稿酬。
※ 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請恕不另退件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