噍吧哖事件滿百年 紀念園區揭幕
▲台南市長賴清德在象徵2833位受難者的「靜默之聲」牆上,插上菊花,以示追思。(圖片來源:翻攝至賴清德臉書)
【今日大話新聞/台南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噍吧哖事件發生於1915年,是台灣近代史上十大重要事件之一,也是日本統治台灣以來,最大一次武裝抗日事件。今年2015年正好滿100年,台南市政府在玉井規劃紀念園區,昨天舉行揭幕儀式,展示事件文史資料及耆老的口述歷史影片,將歷史完整公開,也讓更多人認識噍吧哖事件的歷史意義。
文化局活化玉井糖廠人員的日式宿舍,整修成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內部規劃事件常態展區、檔期展場及視聽空間等,闢有玉井史料館、主題館、口述歷史館和多功能室。
園區內有一道長100公尺,高約3公尺的公共藝術造景,名為「靜默之聲」,也默默在訴說一段血淋淋的歷史,其中堆砌的2833塊紅磚,象徵2833位可考的事件受難者。在揭幕儀式中,由市長賴清德也帶領小學生和民眾在牆上插上菊花,以示追思。
賴清德表示,噍吧哖事件是日據時期規模最大、牽扯範圍最廣、犧牲最慘重,最具影響力的一次抗日事件,也是台民最後一次的武力抗爭,事件雖以悲劇收場,卻促使日本執政當局從此調整統治政策,改以懷柔的「內地延長主義」治理台灣,台灣菁英們也改採文鬥路線,以本土文化認同、促進社會改革及建立國家尊嚴等方面為推動的目標。
受害人家屬八十歲的溫福住表示,自己的外公及大舅都死在日本人機關槍下,事件過後30年,他的外祖母提到日本人還會怕得發抖、忍不住流淚。
而地方人士則希望爭取到設立「噍吧哖紀念日」,議員郭國文說,噍吧哖抗日義士絕非烏合之眾,對抗外來政權的勇氣值得肯定,他和地方人士爭取8月6日虎頭山決戰日訂為全國性「噍吧哖紀念日」。台南大學教授戴文鋒也認為這一天很適合,因為8月6日也是日軍大屠殺日,噍吧哖事件死亡1412人,8月6日就佔1082人。
《今日大話新聞》推出《今日話新聞》,歡迎讀者投稿,對時勢新聞提出看法。
來稿請寄~ timesbignews@gmail.com ~
文長以500字~1200字為度,一經錄用,將發布在今日大話新聞《今日話新聞》專欄區,媒體公評恕不付稿酬。
※ 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請恕不另退件或通知。